市场1,600多家固定经营户中,85%有自己的基地,形成“市场+基地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浙江、广东、福建、安徽、山东等20多个省市的花木主产区都通过市场进行销售。工程苗木的销量尤其大,这个市场目前已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工程用苗木价格的风向标。

花木市场周边已经形成30万亩的规模化花木种植基地、45个特色花木专业村,聚集了400多家园林绿化工程公司,12万户花农、2万名花木经纪人。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,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。以工程苗木为例,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苗木种植户和花木种植基地、园林绿化工程公司、花木市场、工程苗木采购方、配套物资供应商、物流公司等。因为购买行为以集中大批量采购为主,互联网对这一行业从来不是一个必需品。
夏溪花木市场有点像花木类的线下天猫,它也是一个交易平台,只不过采用最简单的收取市场摊位租金的模式(其实天猫也就是这么干的)。不过,线下交易最大的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与价格的不透明。为此,市场运营方投资近2,000万进行信息化改造,成立信息服务公司,创办“夏溪花木网”。数据采集方式是这样的,每月派出专门的调研人员在整个市场收集乔木、灌木、工程小苗等的交易价格,然后综合发布花木价格总指数,对苗木价格走势作出趋势性判断。
可以这样说,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改造,种水果、养猪、卖苗木,难度是逐层递进的。可以这样说,苗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,也与整体商业环境有关,其下游的房地产、路桥、市政设施建设,本来就不怎么公开透明。这位互联网大佬仍在探索中。
互联网对传统的农业、贸易、实体苗木都有冲击势头,如何做到把苗木更好的搬到网上,收获效益,将是更多苗木生意人需要考虑的问题。